中共荆门市委荆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促进“实力荆门”建设的意见

发布日期:2012-02-23 查看次数:19813 次

荆发〔2012〕3

 

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是推进“中国农谷”建设,打造“实力荆门”的重要途径。为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强市战略,促进全市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一核六片十五园”为主战场,以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为主攻方向,以实施“千百十”工程为主要抓手,不断增强工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为实现荆门跨越崛起、综合实力走在全省同类城市前列发挥支撑作用。

(二)发展目标:2016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120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22%以上;奋力实现“千百十”发展目标,即打造化工、农产品加工两大千亿产业和荆门高新区、化工循环产业园两大千亿园区,培育10家左右百亿企业和100家以上十亿企业;工业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工业税收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力争每年提高1.5-2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均达到55%以上。

二、突出工作重点

(三)加快推进园区发展。以工业园区为主平台,加快“一核六片十五园”建设步伐,做大园区规模。一是加大园区建设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推进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荆门高新区、化工循环产业园两个“千亿园区”及京山经济开发区、沙洋经济开发区、钟祥经济开发区、胡集经济开发区、东宝工业园等五个“五百亿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每年不少于1亿元,屈家岭工业园、宋河工业园等八个“百亿园区”每年不少于6000万元,并且每年确保有20%以上的增长。二是鼓励企业退城进园。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协调推进机制,鼓励和支持葛洲坝水泥厂、众和纺织等荆门中心城区内的工业企业有序退城进园,促进城市建设与工业经济共同发展。市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市中心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奖励补助办法》,根据企业搬迁性质和入园后技改扩能项目建设情况,明确搬迁企业的补偿、补助标准。三是促进园区集约发展。建立园区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最低标准制度,“十二五”期间,两个“千亿园区”项目投资强度要达到150万元/亩以上,五个“五百亿园区”要达到100万元/亩以上,八个“百亿园区”要达到80万元/亩以上。四是保障企业用电需求。市经信委、荆门供电公司和重点工业园区要建立企业电力报装会商制度,提高企业电力报装效率。供电部门要根据园区发展规划,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制定全市重点园区电力建设规划。

(四)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多管齐下上项目。一是对接大企业上项目。立足大企业,主攻大项目,加大与央、省企业对接合作力度。突出抓好与中石化集团、中航集团、华能集团等国有大企业对接,明确对接目标。二是扩大投入上项目。支持现有骨干企业继续追加投资,扩能改造上项目,突出抓好荆门石化“116”扩能改造、中集能源装备、福耀玻璃、李宁产业园、格林美城市矿产资源循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三是招商引资上项目。积极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围绕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央企和军工集团抓招商,力争在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上有更大突破。

(五)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现有产业和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以荆门石化扩能改造、磷化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打造千亿新型化工产业;以“中国农谷”建设为契机,打造千亿农产品加工产业;以中集、李宁、葛洲坝等企业为依托,打造机电、轻纺、建材等三个五百亿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通用航空、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兴盐化工等一批百亿产业。

(六)培植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培育一批“航母型”、“旗舰型”企业,努力构筑工业发展支柱。支持新洋丰、格林美、李宁、国宝桥米、鄂中化工等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培育10家左右百亿企业;支持葛洲坝水泥、中集安瑞科、福耀玻璃、京山轻机、天茂实业、凯龙化工等一批重点企业加快成长,着力培育100家以上十亿企业。同时,加强创业指导和服务,促进小微企业加快发展。

三、强化保障措施

(七)加大扶持奖励力度。2012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其中1000万元用于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贴息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1000万元用于奖励跨越发展贡献突出的工业企业、园区和单位。

(八)强化企业帮扶服务。一是积极发展银行、保险、证券、担保、融资租赁、股权投资基金等金融主体,着力引进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组建1-2家村镇银行和5-6家小额贷款公司;加快建立荆门金融网,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努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二是定期举办用工招聘会,促进劳资双方对接交流;落实外来务工人员申请购置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市民待遇”,支持园区建设公租房,切实解决企业员工住房问题。三是按照“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最少、行政收费最低、办事流程最捷、服务效率最高”的要求,大力推进市级行政审批零收费,不断提高行政服务质效。市有关部门要下放对荆门高新区、化工循环产业园和东宝工业园内工业项目的行政审批权限。四是鼓励企业利用国际、国内人才资源,大力引进高级经营管理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其个人体检、就医享受特优待遇。在相关项目中,优先安排一定数量的住房,用于改善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居住条件。

(九)创新园区体制机制。按照“搞好园区建设、推进园区招商、做好项目服务、优化发展环境”的要求,市政府成立市园区建设办公室(暂定名),建立“一核六片十五园”建设、运行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和发展目标考评奖励制度,努力创新园区领导、管理体制和运行、服务机制。逐步完善园区职能,规划、国土、城建、环保等部门要在园区设立派出机构,做到项目审批、监管不出园;充实园区队伍,选调最优秀的干部进驻园区,重用、提拔为园区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改革园区收入分配制度,园区人员实行绩效工资制。

(十)创新招商引资体制机制。一是建立产业招商机制。在现有招商局的基础上,新设立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子与循环经济、体育用品与食品医药、中央企业、化工循环产业、新型建材、现代服务业、“中国农谷”等9个产业招商分局。二是建立驻外办事处(商务处)与商会秘书处联合招商机制。市政府驻北京、武汉、上海、深圳办事处加挂商务处牌子,成立武汉、上海、深圳荆门商会。市政府驻北京、武汉办事处(商务处)实行群众工作和招商引资工作双考核,上海、深圳商务处主要考核招商引资工作。三是建立市领导包联产业招商工作机制。建立“一名市领导包联一个产业招商分局,对应一个园区和一个招商专班,制定一套考核办法”的“五个一”招商工作机制。

(十一)推进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鼓励企业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大力推进“两化”融合,推广使用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文化,提升企业素质。

(十二)打造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参与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支持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人才培训、融资担保等公共服务机构,加快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成立荆门市企业家服务处,努力为企业家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将市工业110并入市长专线办公室,建立企业投诉应急服务平台;组建成立市企业家协会(企业联合会)和企业家俱乐部,搭建企业家交流联谊平台。

四、创优发展环境

(十三)建立激励机制。2012年起,在全市组织开展工业跨越发展竞赛活动。设立企业上规模奖、企业税收贡献奖、企业技改扩能奖,激励企业做大做强;设立企业创名牌奖、上市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和上市融资;设立要素保障特别贡献奖,激励部门服务工业发展;设立园区发展和工业经济年度目标综合考评奖。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一次表彰奖励大会,对工业发展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十四)营造“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浓厚氛围。2012年起,市委人才办、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市工商联、荆门日报传媒集团联合开展全市10大经济风云人物年度评选活动。继续开展全市10大优秀技工评选活动。对当选的全市10大经济风云人物和10大优秀技工,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进行表彰奖励,其个人体检、就医享受特优待遇。

(十五)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市领导和市有关部门包联重点项目工作制度。将原“市工业经济和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更名调整为“市工业经济领导小组”,负责各项具体组织协调工作。建立重大工业项目和重点骨干企业“52”例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园区发展及企业运行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十六)落实工作责任。市工业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将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实行目标管理,奖惩兑现。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各自工作职责,认真落实本意见中所涉及的各项工作任务。与本意见配套的相关具体政策措施和实施细则,由市工业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相关部门另行制定。

发: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漳河新区,屈家岭管理区,荆门高新区,军分区党委,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

 

中共荆门市委办公室2012年2月23日印发

【发文单位】:荆门市

网站首页   平台简介   服务范围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湖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徐东大街338号中小企业服务大楼3楼 邮箱:Smehub@163.com

邮编:430077  鄂ICP备13003460号-3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713号